眾所周知,中國平板顯示行業發展的十年間,從無到有,吃過的苦頭一言難盡。但自從多條高世代面板產線紛紛上馬量產,吐氣揚眉的時刻終于到來了。
市場調研公司Display Search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在全球面板市場的份額,從2011年的3%提高到今年前三季度的9.9%,兩年間實現了飛躍發展。中國大尺寸LCD顯示屏銷售額達54.6億美元,同比增加19.8%。韓國企業的銷售雖為中國企業的五倍,但同比減少了21.4%。
無論其他人承認不承認,中國面板產業在全球市場中的份量越來越重已成事實,這種無法忽略的存在感已經通過各種各樣的數據觸動了從業者們的神經,在他們的發展策略中,“中國”是一個繞不開的大市場,“中國面板業”則是一個不能硬碰必須智取的競爭對手。
2013年6月后,節能補貼政策的退市,液晶電視購買需求被徹底透支,種種因素作用之下面板價格無力回天,再次把產能過剩的問題擺到眾人面前。隨著三季度大尺寸面板的大幅降價,全球各大面板廠商的產能逐步向中小尺寸轉,業內諸如京東方,已經將6代線及以下轉向中小尺寸面板生產,并且籌集的460億元中建設一條OGS觸摸屏產線。中華映管與日本企業的產能則盡數集中在中小尺寸、高精細面板上。
可以預見,中小尺寸面板的盈利情況將受到極大挑戰,技術落后,產能落后的中小尺寸面板商將受到沖擊,甚至嫌棄一股新的整并潮,該類面板的價格也將快速降低。
再回到補貼政策的問題,由于提前挖空了電視市場的需求,而且電視又是一種耐用性極高的電子產品,使用周期一般在五年以上,因此透支癥狀緩解時間長,再加上新出臺的穗六條限制購房,客觀原因以及剛性需求減少,可以預見,這些后遺癥最快將體現在2014年的農歷新年促銷上。
然而,面板廠與品牌廠商都在尋找對策。預期隨著4K電視成本的逐步降低,國內因技術而產生的換機需求將逐步顯現。至于未來的4K將繼續是臺面板廠的天下,還是臺廠、韓廠、中國大陸廠商三分天下,我們拭目以待。
隨著我國高世代線的快速上馬,全球面板產業產生了極大震蕩。臺廠叫苦連天,但事情并沒有他們傾訴的糟糕,因為如上述分析,他們早已準備好了對策,4K2K面板搶先一步投放市場,各種性價比更高的面板切割方式也增加了自身的競爭能力,甚至拉開與中國內地面板廠的距離。然而這樣還沒夠,所有的策略與優勝最后都會以數字的形式呈現在營收財報上。國內更該警惕的是,臺面板廠設備折舊快要結束了,這意味著他們在淘汰舊技術、在面板定價上將有更大的靈活性。國內面板市場份額不斷增加,自給率不斷提高,是對未來拉鋸戰的必要準備,但涉及經濟與利益,翻盤也是分分鐘的事情。
未來,如何應對臺灣面板廠可能使出的釜底抽薪策略,如何加強國內終端和面板企業的相互合作,緊握抗衡的籌碼,2014年可以說是生死攸關。
來自液晶網 |